
40年沧桑巨变 崛起一个不落的民族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儿时的记忆因为这首歌倾泻而出。记得小时候,懵懵懂懂的年龄,总能听见奶奶和妈妈哼唱这首歌,当时不理解歌词表达的意思,只觉得曲调很优美,便记忆犹新。今天,当老师为我们讲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巨变,我才如梦初醒,原来这首歌蕴含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虽然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自己祖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巨变而骄傲,但毕竟我是一个仅有13岁的小女孩儿,也许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解没有那么透彻,没有那么深刻,但是我有一位经常对我“耳提面命”的爷爷,这让我对这个词语也就没有那么陌生了。
我的家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农村的变化,我耳闻目睹。我听爷爷说,他小时候吃的是“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而我们现在是“大米饭,白蒸馍,三天两头把节过”;爷爷还说,他小时候住的是“土坯房,茅草房,低又窄,不亮堂”,而我们住的是“小平房,小楼房,又高大,又明亮”;爷爷还说,他小时候,穿着粗布衣,常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我们穿的是“防寒服,T恤衫,花色品种又齐全”;爷爷还说,他小时候上学,点的是“小油灯,光线弱,黑烟熏,头发晕”,而我们现在是“护眼灯,光线强,多媒体能看能听还能唱”……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巨大的变化,也对那时的人们感到无比的崇敬,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们却没有放弃拼搏,成就出柳传志、袁隆平、马云等一位位杰出的传奇人物,才让今天的我们拥有自己响彻中外的联想品牌,才能极大提高水稻单产产量,才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自由翱翔……
除了聆听爷爷经常“唠叨”的变化,回想儿时,体会最深的便是“家”的变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五口挤在一间50平米的小平房内,虽然房子小也能让这个家时常充满着温馨和笑语,却也始终很不方便,我的房间就“身兼两职”,白天是全家人的客厅,晚上就变成了我的书房,而且晚上睡觉我还得必须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挤着睡。每次我都是满腹牢骚,爸爸也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他何尝不想换一间大一点的房子呢?当时爸爸妈妈仅靠全家4口人的土地维持生计,生活虽并不拮据,但仍是能省就省,好为盖新房攒钱。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承包连片的兴起,爸爸、妈妈、爷爷为了多赚点钱盖新房子就离家外出打工,虽然全家人天南海北饱受思念之苦,但是几年下来爸爸妈妈确实挣了很多钱,我家也如愿换成了宽敞漂亮的新房子,心里的那份喜悦就别提了。
“家”的变化给了我无限的欣喜,但是学校的改头换面更是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无限裨益。记得6岁刚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原本激动的心情瞬间被一盆冷水浇灭。破烂不堪的教室,呼呼的寒风透过墙缝的裂隙挤进来,有些刺骨;窗户上满是塑料和粘贴玻璃的胶带,杂乱不堪;灰白的黑板满是粉末;时而咯吱作响的桌椅,凹凸不平的红砖地面,稍有不慎就会被凸起的部分绊倒……这和我想象中的学校有着天壤之别,这真的是学校吗?这能上课吗?但是老师精彩的教学还是将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我的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破烂不堪的石头教室被换成了一排灰绿相间的水泥瓦房,教室的玻璃也被换成了塑钢防盗窗,一套套特定的小学生课桌椅,一块块明亮的防滑地砖,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班级壁画,一排排整齐明亮的护眼灯管,可谓窗明几净,安全舒适。更可喜的是我们也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乐趣……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学校增设了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诸多功能教室,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我们的趣味,让我们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极高的受教育的权利……。
这些沧桑巨变无疑都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的柳绿变化。我庆幸我生长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之中,能够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我感恩,我之所以拥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全部都是前辈先烈用自己的辛劳和生命创造而来的;我骄傲,我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为这条虽饱受摧残却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巨龙而自豪!
40年的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4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祖先几千年伟大的梦想成真,一个不落的民族再次崛起!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正如歌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战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本领,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聪明才智。为祖国人民更幸福的生活,更强盛的国力,贡献自己微博的力量!
太平乡中心学校
五年级
作 者:宋瑞雪
指导教师: 杜海玲